怒氣 - 第 3 課

一、定義(續)
 
 
我如何避免因怒氣而生的罪疚感?
怒氣是一個信號,表明有地方不對勁,就像汽車儀表板上的紅燈所起的作用一樣。設置紅燈是為了督促你採取行動:提醒你停車,檢查甚麼地方出了問題,然後採取相應補救措施。
耶穌曾因猶太宗教領袖的假冒偽善和心地剛硬而憤怒,因此,他在安息日治愈了一個人的枯手。
※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,憂愁他們的心剛硬,就對那人說:伸出手來!”他把手一伸,手就復了原。《馬可福音》35節※
 
♦ 怒氣如何被誤用
每個人都會時而感受到怒火中燒,但是,處理怒氣的方式決定你是否誤用了這種情緒。點燃營火的那點小火苗,如果放任它燃燒,很快就能釀成猛烈的森林大火。相反,小小怒火本可以造就人,如果令它窒息,就錯過了神可能要透過它成就的美意。請你評估自己是否對怒氣處理失當。
1)長久懷怒像道燉菜
長久懷怒是怒氣長時間存在心裡。這怒氣起因於對曾冒犯過你的一些人和事不能饒恕。不饒恕在你心裏最終形成怨恨和苦毒,更會損害你的人際關係。例子:我永遠不能饒恕小時候媽媽對我說話的口氣。
又要謹慎,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,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,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。《希伯來書》1215節※
 
2)被壓制的怒氣像個高壓鍋
人們在自己和他人面前否認和隱藏怒氣,常常是因為害怕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。被壓制的怒氣卻在你裏面結出欺騙的品性,使你不能與人真誠交往。不能誠實面對和處理消極情緒會使得你自憐、自卑和自我懷疑,這最終會毀壞你的人際關係。例子:我是不會生氣的,我只是偶爾有點不快。
因為經上說:人若愛生命,願享美福,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,嘴唇不說詭詐的話。”《彼得前書》310節※
 
3)被激起的怒氣像根導火索
 這樣的怒氣顯出暴躁、缺乏耐心,很容易被惹火或者被激怒。人們常常以開玩笑為偽裝,來表達自己內心對他人的批評和嘲諷。例子:我不敢相信這話出自你的口!你真是太幼稚了!
你不要心裏急躁惱怒,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。《傳道書》79節※
 
4)暴怒像座活火山
這樣的怒氣非常強烈、具有破壞性、容易失控。心懷暴怒的人常常對他人充滿鄙視、暴力和虐待。例子:你這個蠢貨!如果你再這樣做,我就會讓你生不如死! 對那些詛咒別人的人,耶穌有過嚴厲的警告:
只是我告訴你們:凡向弟兄動怒的,難免受審判。凡罵弟兄是拉加的,難免公會的審斷;凡罵弟兄是魔利的,難免地獄的火《馬太福音》5章22節※
生氣卻不要犯罪,不可含怒到日落。《以弗所書》426節
 
因為經上說:“人若愛生命,願享美福,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,嘴唇不說詭詐的話。”《彼得前書》3章10節
1.  怎樣知道一個人是被罪咎感轄制?
 
2.  我們怎樣形容被壓制的怒氣?被壓制的怒氣是怎樣形成的?會造成怎樣的後果?